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我是誰?我在那裏?


最近發現了一本很棒的小書。原來早在2000年就已經出版,2007年12月又改版重發。也因為重發的關係,才發現了它的存在。


書名叫~~~~《找自己》,作者是伊藤守。


這本書看起來很簡單,版面一樣簡潔,如果讀者想的是版面豐富、感覺超值,鐵定不會買這本書。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大家就虧大了。看了這本書鐵~~~鐵定讓你的心靈大豐收。
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許多,有人說憂鬱症是21世紀的黑死病,但其實還有其他許多不同的精神問題存在。根源是什麼?壓力?那壓力又來自那裏?社會、家庭、公司、同事?也許簡單來說:是因為我們完完全全的不認識自己
這個問題我也曾問過自己:我是誰?我到底想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父母心中描繪的那個遠景、未來是我要的嗎?老師說的又是我認同的嗎?長官的要求、同事間的競爭比較真的是因為要進步嗎?
伊藤守用簡單的字句,用圖畫帶領我們找自己。四格漫畫的主角就是封面這隻小熊,很可愛。(愛熊一族不管內容如何鐵定會買。)書中分為幾個主題,有些題綱一看就覺得有趣,例如:
不需要理由的生活才快樂
今天也能這樣活著真是奇蹟
你為什麼那麼在意世人的眼光?他們根本沒在看你啊
書中的每個文字,都深刻的打動了我。也許太久太久我一直看著別人,一直沒回來關照自己,把自己遺忘太久,用許多外在的價值與眼光塑造了外象的自己,卻遺落了那個最真實、最珍貴的自己。
套一句作者的話:
你本來就有你自己的價值
你只要發現自己的好就好了
現在的你,才是真正的你。我~~現在的我,也才是真正的我!與大家分享。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2007讀書生活之買書檢討


今年,一貫的,還是受不了誘惑,重金買了不少的書籍。


比重上,網路書店的購買比重竟然高達70%。自我檢討後,還真是發現,鳴!我原來那麼愛的書店呢?怎麼今年吸引我上門的機會那麼少?是我出了什麼問題呀?


事實上,購買行為結構性的改變,不是在今年開始發生。雖然我不是現在流行的宅女一族。可是現實生活中,倚賴網路的比重確實日益增加。不只是工作上,甚至連休閒生活它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以買書的類型來說,商管是比重最輕的。(難怪不賺錢哪!)


文學類還是最大的一宗,但是宗教類在今年異軍突起(難道是年紀日長,需要宗教引導日重嗎?)、心靈、勵志類平盤、略退(實在是今年的勵志書少了許多往年那麼亮眼的書籍),小說的部份,日文系倒是增加了比重(奇怪!最近哈起歐美甚至其他語系的作品,怎麼我的書單反而哈日起來?書單攤開來研究後發現,原來是今年對推理狂熱又增,往年沒買的推理小說,都納入了今年的收藏,所以日文小說的比重狂增。)歐美系的小說,因最近書市活絡,也有不小的進帳。


嗯!找機會,來分享一下,我心中的2007年好書精選囉!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是堡壘?還是真的只是空中庭園?




角田光代的最新作品《空中庭園》。我真是喜歡到不知怎麼介紹的程度。加上封面漂亮。哎喲!我的老天爺。只能說愛不釋手啊!



這個以京橋一家人為故事主軸的小說。作者用了一個特別的寫作方式。六個主角,分別都用第一人稱書寫。每一篇的篇名,其實都跟這個主述者有那麼點關係。

京橋這一家人共有爸爸-貴史、媽媽-繪里子、姐姐-美娜、兒子-小光、外婆、還有身份特別的小三奈。第一篇溫暖的家是女兒美娜的秘密、阿Q迴力車講的則是爸爸、空中庭園說的是媽媽、拼布則是外婆、自動上鎖的門講的是小三奈、光與暗則是小光。每一篇各自獨立,卻又互相關連

京橋家有個家規:任何事情都要攤在陽光底下。但越是不能有秘密越是有很多說不出口的秘密。不止是設下家規的媽媽與外婆之間的關係是媽媽心中的大秘密、爸爸在外面有著情婦也是他秘密、女兒則是跟了陌生人進了愛情賓館、兒子則是時常蹺課……


角田光代用她輕筆觸的寫法,卻寫出了重重的氛圍,讓讀的人在沉重的情緒下反覆思考著關於自己、家人與家庭之間的關連。


一本好看的小說,大概就是這樣吧!不用太聳動、灑狗血,就讓人有深刻的體會。

三小姐今年的優選書單之一。對了,提醒跟三小姐一樣買了書的讀者,這本書有活動可以參加哦!

2007年9月12日 星期三

遇見隱藏在生活中的三個老師



《三個深呼吸》是一本實用的小說。


為什麼說它是實用的小說呢?其實是因為作者用小說的文體寫了一本有方法可尋的勵志書。書中並沒跟你說太多的大道理。一般勵志的書籍,無非告訴你一些觀念。可是觀念,誰不知道?從小到大,我們學的正向的觀念,也許是標語、座右銘還不夠多嗎?從小學的紀念冊中,大家常題的:「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自己最好」;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句子,可是真正在生活發生時,它提醒我們,卻不見得實用。



而作者他用小說的寫法,寫主角一天的故事,在閱讀的過程中,那些場景、那些人物,好像都是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看到的,而安格斯的反應:推諉、找藉口、發脾氣…又好像是自己的寫照…你好像在看一面鏡子,望著鏡子裡的自己突然覺得心驚與陌生起來,那是我嗎?


故事從主角安格斯在前一天晚上與女兒的對話開始…


他很久沒有享受家庭的溫暖、工作就跟打仗一樣,每天都活在跟自己暴躁的情緒相處,壓力一觸即發。那個晚上,女兒問他:「爸爸,你臉上為什麼會有那條粗線?」他向女兒承認:「那是因為我太過憂慮了!」女兒於是提醒他:有問題就要提出來問老師哦…

是的!有問題就要提出。而生活中,到處都是我們的老師。


隔一天,安格斯照例的,又是煩躁的一天,又是塞車、又爆胎,工作上那個不聽話的屬下又出問題與他針鋒相對…但是,轉機出現…而這些轉機,其實早就在安格斯的生活當中,幾乎每天他都與這些老師擦身而過。在有轉機的當下,安格斯按捺住自己的脾氣,試著發現有什麼不同。於是,他找到這三位隱藏在他生活中的老師。


第一位老師教了安格斯第一個呼吸:專注的呼吸---全神貫注的,在當下這一刻吸入平衡與活力!


第二位老師教了第二個呼吸:可能性的呼吸---你想成為怎麼樣的自己呢?


第三位老師教的第三個呼吸:發現的呼吸--放下你心中所有的批判吧!你終將有另一番發現…


於是,安格斯產生了變化~~但是,他能繼續維持得到啟發的感覺?還是回到原點?作者並沒有為安格斯下定論,一切唯心,如果是你呢?另一天開始時,安格斯會如何做呢?依照以往的模式?還是用三個老師的三個呼吸來穩定自己的心神!開始自己的一天?


作者用主角一天的遭遇來訴說,

專注,做任何一件事的指標

改變,不是不可能!

發現,就在我們週遭。

執行,靠自己的毅力、定力

一個好看的故事,簡單、輕鬆。卻讓人思考再三。一本值得各行各業的讀者看的好書。

但是,就我身為一個讀者來說,如果這二點能有所改變,我會更愛這本書:可惜一、封面不是那麼喜歡。可惜二、內文版型不是我喜歡的。但是,首重內容。所以它還是我的上選書單之一。

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

好一個公園生活


這是我讀的第一本吉田修一的作品。


以《公園生活》這本書來做吉田修一的入門,是不錯的選擇。


這本在2002年得到日本芥川賞的作品內收錄二篇中篇小說,一篇就是書名的《公園生活》、一篇《flowers》。

公園生活談的是一位上班族,他特別喜歡公園,在休息時間常往日比谷公園跑,在欣賞公園中的人們百態的同時,他也成了公園的風景之一。除了他和他的前輩近藤、還有在公園認識的「星巴女」構成了這個公園生活的主軸。

吉田修一被公認非常擅長描寫都市生活中的年輕人的心情,尤其是離鄉到都市生活的勞工朋友。flowers這篇的主角就是。他離開九州,與妻子一同到東京打拼,原來感情很好的夫妻,也因都市生活的不同調開始產生變化…篇中描繪了石田發現公司的前輩的感情忞亂的一面與二世子沒有擔當的一面,在提出疑問的同時,作者並沒有給予答案。這似乎是一貫的吉田修一的筆法。
這二篇都以第一人稱「我」來書寫的小說,平淡的述敘中,深刻的描寫了人與人之間那種似在騷動不安的感情翻騰,看似生活中的小事,讀來卻讓人餘韻猶存,在腦中浮現的~~~似乎不是僅是作者筆下人物的生活,活脫脫是自己呀!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幸福


幸福是什麼?我曾問過自己。吃得飽、穿得暖,是不是也是一種幸福?直到最近有機會看到一本書《幸福-追尋美好生活的八種祕密》。


這本英文書名為:The Secrets of Happiness: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Searching for the Good Life的中文版這兩天上市了。這是我認為坊間所有的幸福書裡,闡述最為客觀且詳實的一本書。在台灣的書市上,我們常看見許多心靈類的暢銷書產生。每本書都各有主題,這個作者名之為「勵志產業」的行業中,每年就有十億美元的商機。另外因社會進步而產生的文明病--憂鬱症及躁鬱症的用藥(這也是心靈產業吧?)每年更達一百七十億美元(這部份大概只會愈來愈高吧?),當然這些病可能跟「幸福」無關。當也可能就是追尋「幸福」之餘的病灶。


作者在前言中也舉了許多例子。許多心理學家在調查前都曾經為「幸福」下了一個「主觀的幸福感」的定義。(這個定義很可能不是受調查者心中所想的)。但在數據產生之後,大家在誇耀之餘都否定了古人的智慧--可能是學說或宗教。作者反其道而行。他認為,要定義幸福,就要從這些哲學或宗教中尋找。


作者舉了一個很可愛的例子:幸福就像大魚--每個人一定都要有自己認為最具價值的那一條。(我的呢?)小魚--平常感覺愉悅、心情好、感官滿足。可是現在的人都錯把小魚當大魚。(這是我解讀的)。所以很多人會認為快樂就是幸福。但實際上…快樂真的就是幸福嗎?


作者在著手探究「幸福」時,並不知道他會發現什麼。但他確實發現了--幸福雖是普世現象,卻沒有統一的版本。也就是,每個哲學派別、宗教都用了不同的方法、角度來解讀「幸福」這個問題。全球那麼多的民族中,也為因文化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認知。時間、空間的不同,也會讓人們有不同的解讀。但卻不脫四個主題:快樂、欲望、痛苦、理性,四個主題,作者分別以不同的學派及宗教來加以闡述。


作者在書中也沒跟大家說,你就應該如此才能幸福。他提供了不同的角度,讓大家清楚的認識自己內心那個渴望幸福的自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幸福觀點,沒有對、錯,那只代表了你自己。如果今天我看了一本幸福哲學書,得到了某些啟發,那也只是表示:我認同了作者某些角度,而非全然是同於我所想。也有人從宗教中想尋得慰藉、從書籍裡、和朋友的探討中…我倒認為:與其全然外求,倒不如真誠的、不逃避的面對心內的自己。真正與自己對話:到底,你自己的幸福是什麼?不是爸媽的、不是老師的、不是朋友的,而且貨真價實的自己的觀點。有人清貧過日,但他一樣幸福。有人富裕一生,卻老覺得生活空虛。我可能平凡、生活可能平淡,每天也會為生活小事牢騷滿堆,但不是不幸福,只要我找到屬於我的那把key。


作者在書中提供了不同方向與角度,讓我接觸之前未曾認識過的部份。書中的許多哲思,會讓你不自覺的解析自己、面對那個不盡完美卻有權利得到幸福的自己。現在,我要開始問自己:到底我心中所想、所要的幸福是什麼樣的面貌呢?我正在學習,往自己的幸福前進。


推薦給大家看這本《幸福-追尋美好生活的八種祕密》。

2007年8月2日 星期四

閱讀與生活的二、三事

最近讀了什麼?長長的書單中掛著的有:遠流《直覺》、麥田《博士的熱愛算式》(看了凍結的香氣後買的)、麥田《老師的提包》、麥田《失物之書》、遠流《德語課》、遠流《失竊的孩子》,最近敗的都是遠流及麥田的作品。為什麼呢?因為我的購書習慣使然。
老實說,長期買書,對荷包是個不小的負擔。所以有書展的時候,才是大舉出手的時候。因而長期以來,讀書都慢了半拍以上。往往是書籍過了熱銷期,才買進。習慣上網購書後,才慢慢的改變了這個習慣。但免不了上網搜尋那裡有書展,往那裡鑽。
所以舊書店也成了我的搜尋對象。有好作品,千萬不要放過。
最近心中倒還記掛著幾本想讀的老書,譬如楊小雲的《水手之妻》、蕭麗紅的《冷金箋》,不知放在南部藏物室的它們是否安然無恙?我家老媽之前常唸我的幾句話:「不要再把書寄回來了」、「這些書改天就是妳的嫁妝」、「別再買書了好嗎?」弄到後來,我是真的不敢再寄書回家。但是改變買書的習慣對我來說何其困難,只有任由蝸居變得更書香滿溢。偶而,會偷渡些久久不看的書回去,再帶幾本想讀的書北上。
印象中,大清書櫃的一次就在去年的春節。在老媽的叨唸下,我只有全然接受的份。想著:反正做做樣子吧!在整理的過程中,倒因此體認了年歲增長下,對閱讀口味的改變。
年輕時的自己,除了文學小說是目前書單首選沒變外,之前長期搜集的漫畫,早已在購書清單中絕跡。工具類的書籍,現在也不再像之前般盲目的選購。管理類的書籍小有增長、哲學人文類則是長足進展。這也是歲月帶給我的智慧之一吧!更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吧!
書在生活當中,其實佔了相當重要的位置。閱讀當然也在時間的分配中有一定的比重。倒是逛書店對我來說有些奢侈,原因是時間分配的關係。加上對書店的偏好度,讓我無法就近隨便選擇任一家。這種毛病,也得慢慢調整啊!
下次再聊聊看過的書吧!

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

七月九日的反省

2007年7月已經過了9天。我像是突然覺醒似的,想著這9天來,我到底讀了幾本書?才發現!天呀!都是片斷。書稿倒是看了不少!成書的卻一本都數不出來。

看書稿!這在我曾是書店採購時的經驗,不料,過了幾年,又開始重溫舊夢。但是,看書稿與看成書…故事沒變,握在手上時,感覺卻是差很多。有了封面視覺,像是有了一個引導故事的方向。許多行銷人與編輯人都在封面這件事上有爭議。對編輯來說,內容重於一切。對行銷來說,有張漂亮的臉也是相當重要的。讀者呢?就我身為一個讀者而言,其實,封面雖不是一切,卻有著魔力,讓我在眾多的書中伸手向它!如果不是吸引我的,那麼也許是經過口碑、透過書評、朋友,甚至是出版社行銷人的創意,讓我愛上它,買了它、閱讀它。

原來!基本上,我也是個膚淺的人。

2007年6月26日 星期二

往昔的閱讀經驗

愛上閱讀是很早以前的事。國、高中時代,那時散文當道。琦君、張曉風、愛亞、張秀亞、陳幸蕙等,都有很好的文集面市,對了,還有宋晶宜。那時有家出版社的書我超愛,就是「漢藝色研」,宋晶宜都是他出版的。還有一位林新居吧?(不知有沒有記錯)也在這家出了幾本書,都是我書架上的收藏!當然還有爾雅,我書架上超多爾雅的書呢!還有洪範(有我最愛的詩人鄭愁予,但年紀虛長,後來的作品就再沒收藏)。還有出版子敏的純文學(後來收了,大家都說文學已死呀)。大地出版則是那一本百年暢銷書「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當然還有其他作品也很讚啦!)

最愛的散文是那一本?真的好難選!最喜愛的華文作家呢?也很難決定,他們都有不同的作品讓我喜歡。

我試著為自己做一下分類:
散文:琦君、張曉風、張秀亞、陳幸蕙、廖玉蕙、宋晶宜、林清玄(菩提系列,我家一整套)…
小說:蕭麗紅、朱天心、朱天文、張大春(絕對不能忘他的少年大頭春的週記)…還有誰呢?小說家那麼少嗎?(我指的是台灣的哦!如果有網友看見這篇文章,給一些提醒吧!)啊!還有駱以軍!

琦君的小說,其實也好看。城南舊事,算是經典。
張曉風成名作應該是《紅毯那一端》(有沒有記錯?),但我最愛「我在」這一本。
蕭麗紅,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了,「桂花巷」也不錯。但還是「千」好些。
其他的,我得再整理一下!
今天生日,留一篇文章紀念一下。就給自已一點閱讀的回憶吧!

2007年6月25日 星期一

成立失物之書玩偶俱樂部



最近在書店看見了失物之書的試讀本,感覺挺清新的!尤其是主視覺那個小童,真是令人想摸摸他的頭說:不要傷心了。


朋友傳來了幾張照片,很可愛,放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看!是不是很可愛。


但是,說起來故事本身並不是可愛類型的。在讀書稿的過程中,某些段落讓我忍不住先掩卷沉默。因為這本書講的不只是一個男孩的成長故事,他還探討了內心幽微深處的善與惡的對決,他也讓讀者不禁想起遠去的那個童年中我們失落了的什麼!


書名叫失物之書,不僅是因為他故事有的key book的書名,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他還提醒了我:失去的追不回來,但現在擁有的,請好好珍惜。
請讓我沉澱一下,再與大家分享這個故事。但是,也讓大家看看試讀本的樣子吧!(請看左邊圖)


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尋找心中的那一本失物之書!

從小學開始,每次遇見的國文老師都非常鼓勵閱讀。每次上作文課,二堂課裡,真正用在寫作文的時間可能只有1/3,每次老師見我閒著發呆,就告訴我:「去我桌上拿本書來讀吧!」於是,每次作文課,也是我的閱讀課。

從國小愛讀的民間故事(許多成語也是從這邊學來的呢!)到國中的《三國演義》、《水滸傳》(沒寫紅樓夢是因為那時每次都沒看完)…到高中的雜食…曾經最愛的架上書、捨不得放棄的書、一定要有的書、一直沒看完的書…到底是那些?我是否也該學學大家,來個大哉問?

以前也曾愛看過瓊瑤的小說--大家不能否認她的詩詞造詣頗深吧!(雖然有人說她賣弄)至少她也代表了一個時期的台灣的閱讀文化。楊小雲的水手之妻也曾深深的感動過我、愛亞的曾經、鍾曉陽的停車暫借問…啊!讓大家知道我的年紀了,不過,這些老作品,真的曾轟動一時。

現在閱讀習慣悄悄的改變。每每從翻譯文學下手。其實我也會問,華文創作到那去了?

雖然我也愛翻譯的作品,但我也期待著新的引領風騷的華文作家的出現!尋找我心中那本失落已久的華文重量級作品的再度登場--啊!不能忘記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ps如果後面能重新改寫一下,不致那麼草草結尾,就太讚了)

我決定,下次列出我的華文夢想閱讀清單,好好再次理理自己的書櫃!將閱讀過的,卻遺落的找回來!

失物之書


每個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而每個小孩心裡,都有個未來的成人靜靜等候。

很久很久以前,名叫大衛的男孩,失去了母親。
喪母的悲傷和痛楚,父親旋即再婚的驚愕和衝擊,對繼母及新生兒弟弟的嫉妒與憎惡……深深的恨意,幻化成大衛內心猙獰的怪獸,醜惡、恐怖,無止境膨脹壯大。幼小的大衛,如何戰勝心中的惡魔?

失去的能夠復得嗎?怎樣才能找到成長的勇氣和力量?

和母親一起閱讀的童話、神話與傳說,從黑夜裡召喚大衛,喚他進入了一個個殘酷、血腥、征伐的歷險。那裡如同真實的人生道路,充滿了險惡和重重難關。唯有不逃避、唯有原諒,唯有重拾那本被遺忘的「失物之書」,大衛才能得到新生。

每個孩子、每個成人,都有一本「失物之書」,那是我們愛與被愛的起點。
若你也曾痛失至愛,深深被刺傷,不再信任這個世界,且讓我們重新找回那本遺忘已久的「失物之書」。
《失物之書》中文版官方部落格:http://lostthings2007.googlepages.com/index.htm
(摘自麥田出版之新書資訊)